

好的設計理念總會被借鑒,
優秀的設計作品總會被傳播,
就像設計中會常見到同樣的設計雕塑,
同樣的設計水景,同樣的設計場景,
一直模仿,從未被超越!
如:日本園林,獨特的造林技巧,
禪意,幽寂之美 。
日本人把風景當做神一樣的對待,
非常清楚身體與建筑的關系,
深諳建構的詩意首要不是結構。
簡單的造園手法,營造出“歲月靜好”
靜怡而唯美,享受而舒適的空間感。
足立美術館是由實業家足立全康生前捐贈的收藏品而設立的美術館。他去世前收藏了大量近代日本畫、陶瓷器、雕刻藝術品等,其中有許多皆出自名家之手。
丨琉璃光院
琉璃光院的前身是一座修建于明治時期的別墅,由當時太政大臣三條實美命名為“喜鶴亭”,而這個名字作為茶室名,沿用至今。全名“無量壽山光明寺琉璃光院”,從屬凈土真宗東本愿寺派系寺廟。這座寺廟的玄妙之處不少,其中每一處窗景都獨具一格,這是讓人最為回味的一點。因為整體性的關系,每一處景致都被安排成“正好在這里”的效果。
庭園是由池泉、溪流、瀑布等水景和利用白沙象征的山水(枯山水)以及以茶室為中心的露地所組成的日本庭園。
庭園的設計借于瀨戶內海的景色特點,以浮出海面強而有力的花崗巖群島,以及在此生長的黑松作為主題。庭園內的黑松與瀑布構建了「靜」與「動」的關系,在庭園構成上相輔相成,哪一方都不可欠缺。所謂萬物均又一而成,「靜」與「動」的關系維持了不二的平衡。
將這重要的精神思想,通過此庭園傳達給生活在當今的我們,無須語言傳達。就猶如這黑松,安靜地立于此處,平日的煩惱憂愁等隨瀑布流去,身心得到清凈。黑松與瀑布作為庭園的主題,故此庭園命名為「瀑松庭」。